S35C是JIS G4051(機械結構用碳鋼)規(guī)定的鋼材。機械結構用碳鋼稱為SC材料。JIS標準規(guī)定S35C的含碳量為0.32~0.38%,屬于中碳鋼。
在可淬硬的碳素鋼中,S35C含碳量低,淬透性差,因此常用于螺栓、螺母等小零件。此外,它還用于工具、發(fā)動機零件等。
材料代碼 |
C |
硅 |
錳 |
磷 |
秒 |
你 |
鉻 |
莫 |
銅 |
N |
其他 |
S35C |
0.32 ~ 0.38 |
0.15 ~ 0.35 |
0.60 ~ 0.90 |
0.030 少于 |
0.035 少于 |
0.020 少于 |
0.020 少于 |
--- |
0.030 少于 |
--- |
--- |
S45C |
0.42 ~ 0.48 |
0.15 ~ 0.35 |
0.60 ~ 0.90 |
0.030 少于 |
0.035 少于 |
0.020 少于 |
0.020 少于 |
--- |
0.030 少于 |
--- |
--- |
S35C的化學成分如上表所示。為了比較,還列出了SC材料中典型的碳鋼S45C的化學成分。這些值在 JIS 標準 G 4051:機械結構用碳鋼中定義。
對于S35C的名稱,“S”代表鋼,兩位數代表碳鋼“碳”含量的代表值。也就是說,在機械結構用碳素鋼中,S35C是指典型含碳量為35的鋼,S45C是指典型值為45的鋼。
S35C 和 S45C 之間的唯一區(qū)別是“碳含量”。對于其他成分,錳 (Mn) 含量會影響淬透性。在S25C低碳鋼中,Mn含量為0.30~0.60%,而在S35C和S45C中,Mn含量增加到0.60~0.90%,以提高淬透性。此外,硫(S)具有使熱加工性變差的特性,磷(P)具有使冷加工性變差的特性,因此SC材料的含量較低。
如上所述,S35C和S45C在成分上的唯一區(qū)別是碳含量,其他成分和含量相同。SC材料中,S45C是通用性很強的鋼材,S35C可能很難獲得,所以要小心。
S35C的碳含量比S45C低,淬透性差。因此,當加工產品的尺寸較小或淬透性對產品沒有顯著影響時,使用S35C。此外,由于淬透性差,S35C很難硬化到材料的中心。因此,當不需要淬火深度或有意使其變淺并僅硬化表面時,可以使用 S35C。
材料代碼 |
熱處理條件 |
屈服點 牛/平方毫米 |
抗拉強度 牛/平方毫米 |
拉緊 %% |
光圈 %% |
夏比沖擊值 焦/平方厘米 |
硬度 HBW |
S35C |
歸一化 |
305 或更多 |
510 或更多 |
23個或更多 |
--- |
--- |
149-207 |
退火 |
--- |
--- |
--- |
--- |
--- |
126-163 |
|
淬火/回火 |
超過 390 |
超過 570 |
22個或更多 |
55 或更多 |
98 或更多 |
167-235 |
S35C的力學性能如上表所示。通過應用熱處理,強度和硬度(如拉伸強度和屈服點)等值增加,可以看出材料變得更堅韌。
材料代碼 |
轉化溫度(℃) |
熱處理溫度(℃) |
||||
交流電 |
氬氣 |
歸一化 |
退火 |
淬火 |
回火 |
|
S35C |
720-800 |
770-710 |
840-890風冷 |
約830爐冷卻 |
840-890水冷 |
550-650淬火 |
S35C的JIS規(guī)定的基本熱處理條件如上表所示。實際上,根據材料所需的強度和硬度,上表所示的熱處理條件可能會有所不同。
楊氏模量 (楊氏模量) GPa |
橫向模量 GPa |
泊松比 (常溫下) |
密度 克/立方厘米 |
比重 |
205-206 |
79-82 |
0.27 到 0.29 |
7.84-7.86 |
7.84-7.86 |
熔點 ℃ |
導熱系數 寬/(米·K) |
熱膨脹系數 10-6 / K |
內在阻力 10-8Ω·米 |
比熱 J/(公斤·K) |
1660 至 1770 |
44-60 |
10.7 到 11.6 |
13.3-19.7 |
0.474-0.494 |
S35C的物理性質如上表所示。
碳鋼在淬火、正火等熱處理后使用,以調整鋼材的強度和硬度。如上所述,根據熱處理條件,S35C的加工性也會發(fā)生很大變化。此外,還可以使用 S35C 進行焊接。但由于是中碳鋼,碳含量比低碳鋼高,焊接熱影響區(qū)(HAZ)變硬,容易產生裂紋。此外,由于氫脆可能導致延遲斷裂,因此需要小心。